首页 > 新闻 > 足協的辟謠行為像是在對著空氣喊話,真沒想到網絡謠言能讓他們如此無能為力
9月11日訊 最近,中國足協似乎成了網絡謠言的“專業辟謠師”。就在U22國足奔赴關鍵戰役的前夕,足協忙於回應一些網友腦洞大開的謠言,特別是9月8日深夜,他們發表了一份聲明,怒斥那些針對裁判員唐順齊的“網絡謠言”。這份聲明幾乎無人關註,難道是因為辟謠和謠言之間天生的“流量差”嗎?其實,更重要的原因是,這種所謂的“謠言”簡直就像是明晃晃的假貨,什麼“謠言”不如說是對唐順齊的一種無端“咒罵”更為貼切。真是荒謬得讓人哭笑不得,而這顯然不是足協第一次回應這種根本不值得關註的謠言了。
回想在7月的東亞杯期間,足協為了反擊那些“說中國男足拖家帶口,而日本球員只帶個手包”的說法,甚至發布了詳細的數據來解釋他們的行李構成。老實說,這樣的做法看起來一點都不具備高效性,反而透露出一種深深的無奈。
而且,你可曾想過,中國足球簡直是謠言的“天然磁場”。最近,啥“蘇超改名”啊,“太湖基地拒絕國足訓練”啊,甚至“足協指導蘇超、村超被拒”,層出不窮。再加上那些關於中國男足0-11負馬來西亞這樣的消息,簡直成了網絡平臺的“保留節目”。為什麼中國男足會成為謠言的“聖體”?因為它不僅流量大、關註度持平,球迷的情緒同樣對立,而造謠的“成本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你想想,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,自帶的流量與對立性,再加上中國男足長期以來的低迷與各種亂象,難免讓人們形成一種固有的偏見。
更可笑的是,某些業內人士的推波助瀾,簡直讓中國男足成為了“公共廁所”,誰都可以隨意吐槽。而造謠者就更能逍遙了,幾乎沒有任何後果。別說要承擔法律責任,連個道歉都省了,甚至有人會引用“菜還不讓說了”這樣的支持言論,繼續為自己的“創作”添磚加瓦。
雖然中國足協的辟謠舉措看似無奈,卻勉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“以正視聽”的效果。但僅靠官方的辟謠顯然不夠,要真正改變中國足球的輿論環境,接下來自然還有一系列復雜並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中超免费观看_足球免费观看_中超高清在线_足球高清在线
暂无数据
更新時間: